张晓敏:固体力学专业,副教授,工学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 Email: xiaomin@cqu.edu.cn 主讲课程: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断裂与疲劳,材料力学,理论力学 从事热力耦合下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及其应用,材料的断裂与疲劳等方向的研究。 一. 热力耦合材料本构关系理论及应用 针对含细结构的多层薄膜在高温度梯度条件下的热力耦合传播及失效问题,在现代本构理论与广义热弹性理论框架下,按非F热传导微极介质模型将温度梯度和偶应力作为本构变量纳入本构方程,构建适用于陶瓷涂层,硅基-金属薄膜和高分子-金属双层膜等结构的等效本构方程;基于连续介质模型发展一套分析非F热传导微极弹性介质多层膜结构热力耦合传播问题数值方法, 与应变梯度理论结合,探求强度失效与偶应力和温度梯度的关联,处理高温度梯度下多尺度范围热-力耦合传播相关的失效问题。 主持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极高温度梯度和极大温变率下非均匀材料热力耦合问题研究(10802103)”;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光热微驱动机构中多层膜结构热力耦合问题研究 (102070892012016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面上项目 "热-力-电耦合问题的算法研究 " 参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超硬纳米多层膜微结构与力学性能及其优化(113320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极端温度超高温陶瓷力学性能测试技术仪器关键问题研究 (101020062012001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温升率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微结构机理极其描述(102721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非比例热力载荷下SMA本构行为的微结构机理及跨层次描述(101022320040005)” 二. 材料的断裂与疲劳方向 主持项目: ******项目发电锅炉的锅筒的脆断评定和疲劳评定(横向) 主编教材: 张晓敏,万岭,严波,张培源, 《断裂力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9 参研项目: “高强韧铸造镁合金在疲劳及循环蠕变状态下的组织、性能及失效行为分析(102074920030028)” 三. 主持其他项目 重庆市科委自然科学基金"索及其结构的精确化分析研究" 汽车驾乘舒适性热管理方案研究(汽车中心专项) 四. 代表性论文 [1] Zhang Xiaomin, Zhang Long, Zhang Peiyuan, Equivalent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honeycomb material using micro-polar theory to model thermo-mechanical interaction, Composites: Part B, 43: 3081-3087, 2012. [2] X.Zhang, L.Zhang and P.Zhang,Analysis of Thermo-mechanical Interaction in Membranes Suffered Thermal Chock According to Non-Fourier Law, Advances in Heterogeneous Material Mechanics (2011), May 22-26, 2011, 535-538, Shanghai, China. [3] X. Zhang, L. Zhang and P. Zhang, “Similarity Criteria for One Dimensional Transient with Thermo-Mechanical Interaction”,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Methods for Thermal Problems, ThermaComp2011, September 5-7, 2011, 69-72,Dalian, China. [4] 张晓敏,陈立群,张培源,微极介质混合物的等效本构方程,应用力学学报,Vol.26, No.4, P666-671,2009. [5] 张晓敏,严波,彭向和,张培源, 偶应力理论的等效量定义,应用力学学报,Vol.25, No.4, P683-687,2008. [6] 张晓敏,彭向和,张培源, 温度梯度介质的偶应力理论——多相固体混合物的热失配,应用力学学报,Vol.25,No.3,P361-365,2008. [7] 张晓敏,张培源,彭向和,热力藕合问题的交替算法,爆炸与冲击,Vol.26, No.4, P309-314, 2006. [8] 张晓敏,张培源,彭向和,三相有限延迟型非Fourier介质热力耦合传播模式和群速度,应用力学学报,22(4):511-516,2005. [9] 张培源,张晓敏,严波,彭向和,裂尖曲率对裂纹前缘塑性区的影响,应用力学学报, Vol.21, No.4, 93-97, 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