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军杰,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attice-Boltzmann Method, LBM)模拟多相流的研究。联系方式:jjhuang @ cqu.edu.cn 教育经历: 1998年9月至2002年7月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习,专业工程力学 2003年8月至2009年6月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机械工程系攻读博士,研究领域计算流体力学(导师:Chang Shu, Yong Tian Chew;2010年2月获新加坡国立大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07年10月至2010年2月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研究所Associate Scientist 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淡马锡研究所Research Scientist 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任重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系副教授 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任重庆大学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工程力学系副教授 2013年12月至今任重庆大学www.365388.com工程力学系副教授 讲授的课程:[UC2] 理论力学2014-15 & 15-16学年第一学期;资源及环境科学学院,本科生, 2011-12学年第一学期)[GE2] 飞行器气动数值仿真(www.365388.com,研究生, 2010-11学年第二学期, 2015-18。 指导本科生:[FYP2] 陈志伟,附着于固壁上的液滴在不同驱动力下的运动之数值模拟研究,www.365388.com, 2012-13学年,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论文。[SRTP1] 胡鑫,谭自然,曹洪,近壁面多相流的数值模拟研究,机械工程学院, Boltzmann方法及其在液滴模拟中的应用”,1月12月, 2012年-2014年13万,主持人。[P2]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近壁面多相流的数值模拟”,7月6月, 2011年-2015年10万,主持人。[A1] 重庆大学三维打印制造跨学科研究,-,参与人(工艺结构组)。 论文发表及引用:2016年SCI收录期刊论文11篇,第二作者/知名期刊(如76次):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A-7696-2008 [JE16] J.-J. Huang and J. Wu, On moving contact lines simulated by the single-component two-phase lattice-Boltzmann method,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E 39(4):1-7 (2016). [DOI: 10.1140/epje/i2016-16046-1](2013影响因子2.183)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2013影响因子 [JE7] J.-J. Huang, H. Huang, C. Shu, Y. T. Chew, and S.-L. Wang. Hybrid multiple-relaxation-time lattice-Boltzmann finite-difference method for axisymmetric multiphase flows, Journal of Physics A: Mathematical and Theoretical 46(5):055501 (2013). [DOI: 10.1088/1751-8113/46/5/055501] (1.687)[JE6] J.J. Huang, C. Shu, J.J. Feng, and Y.T. Chew. A phase-field-based hybrid lattice-Boltzmann finite-volum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imulate droplet motion under electrowetting control. Journal of Adhe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6(12-17):1825-1851 (2012). [DOI: 10.1163/156856111X599607](1.091)[JE5] J.J. Huang, C. Shu, and Y.T. Chew. Lattice Boltzmann study of bubble entrapment during droplet impact.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65(6):655-682 (2011). [DOI: 10.1002/fld.2209](1.329)[JE4] J.J. Huang, C. Shu, and Y.T. Chew. Mobility-dependent bifurcations in capillarity-driven two-phase fluid systems by using a lattice Boltzmann phase-field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60(2):203-225 (2009). [DOI: 10.1002/fld.1885](1.329)[JE3] J.J. Huang, C. Shu, and Y.T. Chew. Lattice Boltzmann study of droplet motion inside a grooved channel. Physics of Fluids 21:022103 (2009). [DOI: 10.1063/1.3077800](2.04)[JE2] J.J. Huang, C. Shu, and Y.T. Chew.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ing droplets by spatiotemporally controlling substrate wettability.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328:124-133 (2008). [DOI: 10.1016/j.jcis.2008.08.046](3.552)[JE1] J.J. Huang, C. Shu, Y.T. Chew, and H.W. Zheng. Numerical study of 2D multiphase flows over grooved surface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C 18(4):492-500 (2007). [DOI: 10.1142/S0129183107010723](1.125) [JC1] 韩标,姚朝晖,黄军杰,何文奇,张涵,许宏庆。小口径轴对称收缩喷嘴射流冲击大平板噪声指向特性研究。《实验力学》17卷第140-146. 会议 The 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hysics of Fluids),7月 2014年25日。[SCE3] Wetting Boundary Conditions i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Binary Fluids by Using Phase-Field Method: Some Comparative Studies and New Development. 第十一届工程及科学中的介观方法国际会议(2014年14-18日,美国纽约,纽约城市大学。[SCE2] Numerical Study of Drop Motion on a Surface with Wettability Gradient and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第十届工程及科学中的介观方法国际会议(2013年22-26日,英国牛津,牛津大学。[SUE1] Numerical Study of Drop Motion on a Surface with Wettability Gradient and Contact Angle Hysteresis. 英国伦敦,伦敦大学玛丽女王学院工程和材料科学学院2013年22日。[SCC1] 基于相场模型及涡量-2011暨钱学森诞辰2011年22-24日,中国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SCE1] Numerical Study of 2D Multiphase Flows over Grooved Surface by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第The 15th Discrete Simulation of Fluid Dynamics Conference),8月 美国物理学会会员( 美国航空航天学会会员( SCI收录期刊审稿人,包括:International Journal for Numerical Methods in Fluids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Advances in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Computers & Fluids
部分研究工作简介: (1)通过LBM模拟研究具有不同浸润性分布和时间-空间控制的基底上微液滴的运动,提出有效驱动和控制固体表面微液滴的一种方法,并找出相关时间-空间控制参数,为数字化微流体器件(digital microfluidics)的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2)通过LBM模拟研究了液滴在具有微小结构表面上的运动,发现了低毛细数下表面浸润性和微结构对液滴形态及流动特性的影响,确认了之前理论预测的“粗糙导致的非浸润”(”roughness induced non-wetting”)现象,并给出其发生的壁面几何和浸润性条件,为微流体器件中特殊表面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3)研究讨论了基于相场的多相流模拟中一个关键模拟参数(流动性参数,mobility)对固壁附近液滴运动模拟的影响,给出一些重要实例说明其不同选取可能导致的系统演化分岔,并找出其相应条件下的临界值,对基于相场的液滴模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将LBM和一些传统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如有限体积法FVM和有限差分法FDM)相结合,发展了混合LBM-FVM和LBM-FDM多相流模拟方法,克服了纯LBM两相流模拟方法在界面捕捉方面的一些缺陷,并应用所发展混合LBM-FVM方法研究了电致浸润控制下的液滴运动,发现了一定条件下液滴振动的特性及其与浸润性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这方面的工作为进一步发展更为高效的、基于LBM的模拟方法提供了基础; (5)利用混合LBM-FDM数值模拟研究了二维液滴在有阶梯式浸润性梯度和接触角迟滞的表面上的运动,并且发现,稳态运动的液滴形状为两段圆弧的组合,分别对应两个显接触角(apparent contact angle),如采用Yue, Zhou, Feng [J. Fluid Mech. 645, 279–294 (2010)]给出的相场模拟中滑移长度关系,则这两个显接触角与接触线速度及由浸润性梯度和接触角迟滞所给出的两个壁面接触角之间满足Cox [J. Fluid Mech. 168, 169–194 (1986)]推导出的理论关系;另外发现,两种流体的粘性比、浸润性梯度的大小及接触角迟滞的大小对液滴稳态运动的毛细数影响显著,而雷诺数对其几乎没有影响,这方面的工作有助于扩展和深化对壁面上液滴运动特征的认识。 欢迎对(计算)流体力学感兴趣的同学报考研究生。 |